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全面實施。為了讓納稅人盡早享受減稅紅利,2018年10月1日起,先執行新稅法過渡期政策,對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和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稅率表。
記者在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了解到,為積極推動個稅新政的落地實施,近段時間以來,全省稅務部門凝聚機構改革合力,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政務微博、12366納稅服務熱線、納稅人學堂、辦稅服務廳和戶外公共媒體等渠道,廣泛宣傳個稅新政,推送稅法培訓資料,對重點稅源單位和納稅人開展集中培訓輔導、上門宣傳輔導,著力提高過渡期政策、申報方式及流程等事項的知曉度和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軟件的熟悉度,確保政策宣傳、培訓輔導全覆蓋,確保納稅人懂政策、知流程、會操作,便捷、準確地辦理個人所得稅相關業務,及時全面享受稅改紅利。
不久前剛參加了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武侯區稅務局舉辦的個人所得稅系列培訓的四川川大智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李鶴告訴記者:“稅務局的培訓務實管用,幫助自己很快掌握了新業務。而且,稅務干部還上門服務,調研了解個稅改革對公司發展的影響,悉心指導軟件使用等方面的問題,真是把納稅服務做到‘家’了。”據統計,全省稅務系統已舉辦個稅扣繳客戶端軟件專場培訓2157場次,覆蓋所有扣繳單位。
那么,新稅法過渡期政策實施后,納稅人的稅負到底能下降多少、得到多少實惠呢?據測算,在扣除“三險一金”之后,月收入額在5000元以下的納稅人將不再繳稅,減稅比例為100%;月收入10000元的,月繳稅290元,較之前減少455元,下降61.1%;月收入15000元的,月繳稅790元,較之前減少1080元,下降57.8%。數據顯示,10月1日后取得工資、薪金和生產經營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稅負下降更為明顯,享受“紅利”最大。
納稅人對個稅新政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個稅改革對企業發展又會帶來什么積極影響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走訪,看看納稅人都獲得了哪些驚喜。
在地處川南的內江師范學院,記者見到了計劃財務處處長范雪剛,他向記者介紹:“我校9月全員全額申報人數1175名,扣繳個人所得稅32.9萬元。10月1日個稅過渡期政策實施后,職工扣繳個稅13.2萬元,減少了19.7萬元,減稅比例近60%。個稅改革減稅降負效果非常明顯,改革紅利真正落實到了每位員工身上,感覺到學校教職員工個個喜笑顏開,工作干勁十足!”
學院職工張先生則興奮地告訴記者:“我每月工資一般在7000元左右,以前工資條上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都有二、三百元。國慶上班后拿到工資7509元,發現工資條上代扣代繳欄顯示只有75元,比上月減少了兩百多元,居然下降了近四分之三!”張先生說:“前段時間看到各大新聞媒體都在報道個稅改革的政策,當時還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但現在拿到工資條后,才的的確確體會到個稅新政帶來的實惠!”
“個稅新政的出臺是國家稅制改革的大事,也是我們工薪階層期盼已久的好事。過渡期政策實施后,公司個稅繳稅人數從131人下降到47人,六成以上員工不用繳個稅了。”成都東方凱特瑞環保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葉文娟說:“對于企業而言,有利于穩定員工隊伍,增加企業創新動力;對于員工而言,相當于國家給‘加薪’了,大家腰包更鼓了,旅游、購物的經費也來了,心里面都特別高興,我和同事們都為個稅改革點贊!”
四川川大智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李鶴說:“此次個稅改革惠及大部分員工,公司381名員工受益。相比以前的政策,員工少繳個人所得稅11.61萬元,相當于提升了個人福利,更能留住科研人員,助推公司在高新技術領域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明年起,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6項專項附加扣除實施后,減稅還將更多,“紅包”還將更大。隨著老百姓手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免征額提高了,專項附加扣除又即將實施,稅率結構更加優化,征管體制更加規范。2018年的個人所得稅改革為實現我國稅收制度現代化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西南財大財稅學院副教授張倫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