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如織,讀書之人上路了。當他們行走在山間松林小徑的時候,松葉上留下的是一串深深的腳印;當他們冒著風雪踏過雪地的時候,雪地上的腳印中是被白雪掩埋的破土的嫩草;當他們合著大海的濤聲披著泛著金光的晚霞,行走在平坦的沙灘上的時候,他們的腳步踏入了碩石的夢里,叩問著繁星的秘密。
我從千里之外走來,為了尋求書中的點點螢火。
你看遲子建譜的那一道道額爾古納河的動人故事,你看到勤勞樸實的鄂溫克人在山洞旁、在烏里楞中跳起的動人的舞蹈,翻飛的裙袂間藏著鷺鳥在晴空下飛揚的夢。我觸摸那片真實的美好,卻困在巨大開闔的書頁里,迷失了方向。正如她在書中說:“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
眼前溫柔的綠色光暈急速下墜,滿天星辰也如同千萬把利刃向我刺來。四周都是黑色,天際是曼珠莎華的朱紅色,沉默,沉默,在巨大的關合聲中我踏著沉重的步伐路過。
在她的書中,我是被判處終身孤寂的人,于是我迫切地想找到一個逃離幻世的出口,所以,我看向了另一頭的一串腳印。
“一提筆就感覺歲月陡增”,踏入塵封的歷史,余秋雨每每都被壓到喘不過氣來,他拷問自己拷問他寫作的意義,質問那些由矛盾和相悖所帶來的痛苦……在無休止的折磨掙扎后,于是余秋雨決定踏上“征途”。
或許他的靈魂瀕臨枯竭,或許他的精神脆弱不堪,但當他踏上路的那一刻開始,大地便賦予他新生。
他走過殘陽下的道士塔,雪白的墻壁和庭院里怪異的塑像在黃沙漫蓋的風中隱隱啜泣。他站在百年后的現在,隔著時代震顫著,那一頭是泣血的晚霞,連著這一頭飛天民族的后代。
他走過,走過江南煙雨小鎮的朦朧,青磚白瓦的記憶配上毛毛細雨是午后船工們的喃喃夢囈;他捧著,捧著易碎的江南人們琉璃似的夢。
他走過日本群墓的悲寂,也走過陽關的悲涼。
而我踩著他的腳印,去到他所去過的地方用心感受,用紙筆記錄。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周遭已是一片明亮,而他深深的腳印旁邊綴著兩個淺淺的腳印,淺淺是我,腳印,屬于了大地。
腳印深深淺淺,生命充實又空虛。方寸之間,天地之美;開合之中,萬物之理。我追隨而去,不問東西。
或許時光終會老去,但只要讓靈魂行走在路上,我們就不會一無所有。